【资料图】
南侨机工钟裕清所用军用储物箱。
南侨机工钟裕清所用铁锤,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铁锤的手柄被磨得锃亮、锤头也磨损变形。(本组图/陈嘉庚纪念馆 提供)
陈嘉庚纪念馆为钟裕清的儿子钟来生(右)颁发捐赠证书。
近日,一把饱含岁月风霜的铁锤和一个军用储物箱,从广西南宁来到厦门,落户陈嘉庚纪念馆。它曾陪伴主人从新加坡到滇缅公路,穿越过密林,跋涉过险滩,经历过战火的淬炼。它的主人,叫钟裕清,是一名南侨机工。
6月7日上午,钟裕清的儿子钟来生——这位70多岁的老人,独自坐了9个小时的动车,携带陪伴了他父亲大半生的修车铁锤、军用储物箱以及父亲的档案,来到陈嘉庚纪念馆。他要捐赠这些见证南侨机工历史的珍贵文物,完成家人的愿望。
钟裕清原籍广东惠州,19岁前往新加坡谋生,做过割胶工人,后来在汽车修理厂工作,还学会了开车,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开车修车本领。
1939年,中国所有的国际通道几乎被日军封锁殆尽,只剩下偏居大西南的滇缅公路,这是被称为“中国抗战生命线”的战略通道。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组织3000多名华侨汽车司机与机修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分批回国,承担起运送国际援助抗战物资的重任。1940年,30岁的钟裕清毅然报名,成为一名奋战在滇缅公路上的运输战士。此次与铁锤一起来到厦门的军用储物箱,就是在滇缅公路上发放的。
这把修车铁锤和军用储物箱陪伴钟裕清穿越高山险路,在炮火纷飞中修理抢运物资的汽车。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铁锤的手柄被磨得锃亮、锤头也磨损变形,军用储物箱早已锈迹斑斑,但在钟来生一家看来,却是弥足珍贵,因为它们承载着包括父亲在内的南侨机工们支援祖国抗战的历史记忆。此前,钟来生通过南宁市南侨机工联谊会了解到厦门有一个陈嘉庚纪念馆,一家人决定,把这些珍藏了半个世纪的文物捐赠给陈嘉庚纪念馆。
在捐赠仪式上,钟来生说:“这些文物是父辈留给我们的念想,见证着他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骄傲。但是,它们最好的归宿是博物馆。在这里,南侨机工的故事会一直传颂,仿佛父亲一直都在。”
从南宁来到厦门 两件南侨机工文物落户陈嘉庚纪念馆
全球微头条丨从8000年前的刻符龟甲说起 成博新展用220件重磅文物解读“汉字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新视野】昔日荒山变为幸福“金山” 桃园变成农民增收“致富园”
广汇汽车与工行江西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焦点信息
宁德时代回应合资企业广汽时代清算注销:该公司未开展实际业务
全球观热点:打工度假的优点和缺点英文(缺点英文)
生态环境好,好经济来“落脚”
环球新消息丨梦想中的同事!乒乓球选手陈梦在海信新风空调正式入职?
焦点报道:乐天京东代运营_专业代理服务提供商
三江口露营基地开放 厦门人周末出游又添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