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内容...
(资料图)
2023年高考开考,据教育部消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考前几天,高考日的“订房”大战再次打响,昆明“高考房”一房难求,安徽、成都等地的“高考房”价格一路狂飙,有的酒店住宿价格甚至翻了几番。
考点附近酒店、客房价格水涨船高,价格不菲的保健品销量突增,商场里“迎考战袍”“送考旗袍”生意火爆……临近高考,一些善于把握“商机”的商家把“高考经济”炒得火热。诸多与考试沾边不沾边的商品,也借着高考的名义大搞营销,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比如,有商家出售“状元文具”,几元钱的文具卖到上百元,有的做起“祈福”生意,13层的文昌塔,搭配寓意“官帽”的朱砂,再配上五帝钱,经过这样一番包装,钥匙扣大小的挂件便被赋予“神秘力量”,售价达到上百元。
这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无非是想讨个好彩头,求个心理安慰而已,而所谓的“神秘力量”,不过是商家为普通商品赋予高考属性,强行“蹭热点”,以期借机猛赚一把。有网友评论,一些商家围绕“高考经济”所做的文章,已经明显“超纲”,甚至是“跑题”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针对高考经济的话题,湖北省社科院政法所副研究员张楠在《热点里的价值观》发表观点:
贩卖“高考焦虑”要不得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首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高考经济”也是准时火爆了起来。然而,一系列高考经济现象的背后,不乏有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蹭着高考的热度,人为制造“高考话题”,刻意炒作、肆意贩卖“高考焦虑”,利用考生和家长渴望成功的心理,制造出一种畸形的消费氛围。这给本来就很紧张、焦虑的高考家庭“火上浇油”,裹挟着他们盲目消费“高考经济”。在这种大环境下,考生和家长成了“高考经济”的“唐僧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
管理部门要打击商家夸大宣传、肆意涨价行为
平心而论,“高考经济”是有现实需求作为支撑的,确实能够满足考生和家长的某些实际要求,比如高考房、保健品、送考旗袍、冲刺辅导班,都有各自的价值。至于其它一些“恶意炒作”,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商品或服务,比如“状元水”、“状元文具”、“占卜服务”等不仅毫无意义,甚至会干扰正常的学习和考试氛围,扰乱家长和考生的正常心态,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关部门不能寄希望于这些商家的自我“道德约束”,也不能放任他们的违法行为,应该依法加以整顿、监管,打击恶意制造“高考焦虑”、夸大宣传、肆意涨价的违法行为,规范高考经济的发展。
高考经济的本质应该是服务高考
对于高考家庭来说,高考“搏”的是考生的心态、实力,是平时的学习态度和知识的储备,而不是父母的金钱付出。高考经济的本质应该是服务于高考,而不是“消费高考”。考生有刚需、家长有能力消费“高考经济”固然不错,但是,就算没有这些额外的消费,能够合理安排好考试期间的生活,给考生创造便捷、舒适、从容的考试氛围,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也能够帮助考生积极应对高考,从而发挥出理想的水平。
编辑:华磊
编审:杨康、柳芳
热头条丨可怜天下父母心,“高考经济”别黑心
入职天数计算公式表(入职天数计算公式)-热点评
总装机容量82.6万千瓦 金沙江昌波水电站获批 热点评
德约科维奇遭遇危机,本届法网首次未横扫,对战阿尔卡拉斯会很艰难 今日热搜
【文化评析】“小城之声”如何唱响县城文旅新乐章-世界快报
当前最新:恒信东方:公司有信心在算力更宽裕的苹果Vision Pro平台上开发出更优质的体验
维峰电子:6月6日融资净买入134.23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775.19万元
2023成都蒲江县高考考点管控点位+时间(附绕行路线) 每日播报
荣旗科技:6月6日融资买入1921.5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4046.62万元 世界观速讯
北方长龙:6月6日融资买入394.14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570.64万元